市政协倾力打造“玉事协商”履职品牌,将协商平台搬到群众身边,把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通过深入实施“院坝协商”和建强用好“委员工作室”,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玉溪大地蔚然成风,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玉事协商·院坝会”:田埂上议出“金点子”
“玉事协商”品牌的核心载体之一,就是将协商会开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政协委员、干部、专家与群众围坐一起,直面问题,现场开方。在江川九溪镇,面对干旱缺水,政协委员、水利专家现场“把脉”,当场敲定送水、修管道、找新水源的方案;新平县古城社区通过院坝协商,市政协补足15万元资金缺口,建成蓄水量1700立方米的饮水工程,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顺亮感慨:“405户1365人喝上了放心水!”;华宁县青龙镇中心完小校门口车流密集,存在安全隐患。政协委员通过院坝协商推动10万元专项资金落地,建成安全通道,家长李艳艳:“接送孩子从1小时缩短到20分钟,安全又省心!”;通海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筹集善款16万元,更换里山中心小学300张新床并粉刷宿舍。
二、“玉事协商·工作室”:家门口架起“连心桥”
遍布城乡的委员工作室,是“玉事协商”品牌扎根基层的“前哨站”,委员定期驻点,听民声、集民意、解民忧,成为群众“有事就找”的贴心人。红塔区凤凰街道老旧小区停车难矛盾频发,街道委员工作室召集居民、物业、交警协商,最终“抠”出车位、协调单位夜间共享车位,化解了“抢位大战”,居民李大姐点赞:“车有位停,吵架都少了!”;澄江农户小王曾为销路发愁,涉农界别委员工作室请来电商专家,手把手教农户用手机卖货。如今,小王点点手机就能接订单,价钱翻了一番:“这工作室,真帮到点子上!”;智慧花卉产业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带领工作室委员服务花农,领航花卉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推广花种与种植技术,让更多人一同走上这条美丽致富路;江川星云社区“康养+”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当好大家的“用药安全守门人”,主动融入社区,每周定时开展用药咨询与义诊服务,得到居民信任,群众对社会治理、小区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会向工作室反映,委员桥梁纽带作用越来越深入人心。
三、“玉事协商”显实效:金钥匙打开“民心锁”
从院坝到工作室,“玉事协商”聚焦群众身边具体事,不回避矛盾,不空谈理论,商出办法,督出实效,把“问题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玉事协商”打破层级壁垒,让民意直通决策层。通海县政协副主席钱秀琼表示:“不调研不协商,成果转化盯到底,让协商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群众的连心桥。” 在协商中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疙瘩,增进了理解与信任,画出了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搭起凝聚共识的“连心桥”。让委员脚下沾泥、心中有民,在服务群众一线提升了能力,展现了担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向党委政府、向委员“掏心窝子”,原汁原味的诉求直达决策层。市政协将持续擦亮“玉事协商”品牌,推动协商平台更贴近、议题更精准、成效更实在,让“协商在院坝,服务到心坎”成为常态,为玉溪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 田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