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正文
玉溪市政协主席李劲松:
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http://www.yxzx.gov.cn 2025-01-19
作者:    来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省政协常委、玉溪市政协主席李劲松告诉记者,此次上会他最关注的是现代化灌区建设问题。

1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党中央历来重视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发展。李劲松介绍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水利全面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共建成各类灌区4388个,设计灌溉面积3218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近40%,为全省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云南省水利投资连创新高,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在农田灌溉发展、灌区建设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李劲松直言,现如今云南省水资源调控能力弱,灌溉水源供水保障能力不足,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7.3%,现状省级骨干水网覆盖率仅33%,大型灌区灌溉面积所占比例仅15%,水资源保障能力和调配能力有待提升,区域内外互联互通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尚未形成。全省农业有效灌溉面积3172万亩,现状耕地有效灌溉率仅为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和西南地区平均水平(45%)。大中型灌区数量少、控制面积小,农业节水程度低,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此外,灌区渠系配套不完善,用水效率低。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0.502,低于全国0.568的平均水平,灌区普遍存在灌排渠系不配套、输水不畅、水源工程效益发挥不充分、抵御旱涝能力不足等问题。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总灌溉面积的27.5%,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措施结合不紧密、农田水分利用率低、节水灌溉技术落后、节水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需求日益迫切。李劲松认为,首先要加大灌区建设资金投入。坚持“两手发力”、多轮驱动,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作用,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议省级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抓好项目谋划、资源统筹和资金落实。”李劲松表示,要利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足用好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降低资本金比例等金融支持水利优惠政策,提高灌区项目融资能力。要做好项目推介,统筹水价改革,综合运用购买服务、特许经营、金融优惠等措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促进农业节水、拓宽灌区建设资金渠道的重要抓手。李劲松认为,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总体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的原则,以水价形成为核心,因地制宜推进初始水权分配、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工程管养护、群众全程参与、引入社会资本等机制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李劲松还提出,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把灌区建设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起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办公司等参与灌区建设管理,形成以项目建设促水价改革、以水价改革促项目管理的良性互动。要明确权责、权责对等,推动政府和市场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灌区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效益。要统筹现代化灌区建设与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升灌区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

李劲松表示将以提案形式向大会提交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提案办理取得实效。

(作者:本报记者 张音笛 编辑:陈雪梅 二审:高月英 终审:张莹莹 )

来源:云南政协报客户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