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正文

群众在哪里 委员工作室就建在哪里
——“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打通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最后一公里”

http://www.yxzx.gov.cn 2024-12-24
作者:    来源:

“护苗+”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聚焦关爱留守儿童,“线上+线下”招募了455名“爱心妈妈”,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对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生活困难等375名特殊儿童开展结对关爱,其中,政协委员“爱心妈妈”37名。

妇女联合会界别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依托市妇联推动实施“女童保护”项目,开展“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及“拥抱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讲座980场次。

柑橘产业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创新助农、技术宣传等活动15次,着力构建“政协委员+企业+农户”的开放性履职平台。

……

政协委员履职如何深耕基层沃土,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做出了积极探索。六届市政协将推进覆盖市、县两级政协委员的工作室建设,作为加强委员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方法与途径,在乡镇、在社区、在界别、在行业,织密委员活动网点,今年以来,新建 “护苗+”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侨胞连心+”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新媒体+”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等6个“+”系列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延伸创新“幸福+”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系列品牌。柑橘产业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智慧花卉产业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等建在产业链上的政协委员工作室,在企业培育、创新发展、农户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县政协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13个,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

“要引导委员更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着力解决‘在哪里协商’的问题,将政协协商平台延伸到群众中,协助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政协副主席沐华斌表示,“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要更加突出“为群众办实事”这一落脚点,通过委员工作室活动,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真正加强委员与群众的联系。六届市政协以来,“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真正建到了最基层、建在了群众中,已成为政协委员履职的“好平台”、建言资政的“助推器”、凝聚共识的“连心桥”、服务民众的“桥头堡”,成为听得见、做得实、叫得响的委员工作室品牌。

把委员工作室建在群众中、行业里、界别上

“委员工作室开展工作,必须立足委员自身条件,结合委员本职工作,我们特邀界别委员工作室可以说是本职工作很基层、联系群众很紧密。”市政协特邀界别“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召集人黄庆委员说,今年以来,依托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律师事务所等职能单位和平台,开展法律宣传、服务基层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0余人次,帮助涉诉国有企业达成庭外和解协议,及时化解1.2亿元债务纠纷,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以重点解决群众家长里短等民生实事、助力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市政协将“委员多、群众近”作为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原则。乡镇(街道)、村(社区)、园区、文化场所等人群密集、委员相对集中,便于联系服务群众、利于发挥委员作用,成为委员工作室选址的重要考量。

除了建在基层一线,市政协还建在科技企业、农业产业里的委员工作室,把助力解决瓶颈问题、引领产业发展作为履职重点。

市政协智慧花卉产业“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建设在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委员工作室成立后,召集人段金辉委员组建了企业技术团队,研究探索出既适合云南气候条件,又可以被普通花农复制、接受的农业设施和配套生产技术,统一为农户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包装、品牌、销售、技术培训等服务,切切实实提高了花农的收入。

“我们委员工作室不仅纳入了很多上下游行业的企业委员,还组建了技术服务部深入田间现场指导,今年依托委员工作室开展田间指导活动有43次,主要是服务蓝莓和切花种植的农户,带领他们提高技术、增收致富。”段金辉委员说。市政协“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不断创新委员联系基层群众的路径,极大地激发出了委员履职实践的内生动力。

让委员工作室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今年10月,市政协“幸福+”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联合峨山县练江社区开展了“浓浓重阳意·悠悠敬老情”重阳节活动,义诊、义剪、游园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幸福+”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建设在峨山县练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一个真正建在群众中的委员工作室,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助困助贫是委员工作室的日常,每逢传统节日,委员工作室就会组织社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演出、赠礼等活动,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市政协将委员工作室作为委员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坚持将社会所需和委员所长相结合,利用委员专业特长和优势资源积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协商、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组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市政协出台了《政协玉溪市委员会关于建设管理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意见》,对委员工作室基本功能提出明确要求。

“委员工作室要真正发挥作用,为群众的事动起来、忙起来,把工作做出特色亮点、实实在在做到群众心里面……”大家在委员工作室交流多了,有些话题就变成了履职责任,有些建议就能变成好提案,有些工作就可以活起来。一名委员牵头、一个专委会服务、联系一个界别、辐射一个区域、带动一个领域……委员工作室日渐成为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的重要平台。

将委员工作室再建深、再建实、再建好

市县政协作为人民政协的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致力于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推动各级政协组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密切协作,形成了“+”特色履职模式,委员工作室的成立也为“+”特色履职模式落地提供了新抓手。

“新媒体+”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是典型的政协搭台助力基层治理的典范。“切实打通政协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确保委员履职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这是市政协委员、召集人吴健对委员工作室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理解。通过畅通信息渠道、创新服务平台、紧扣“一老一小”、委员联系群众等举措,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红塔区政协委员联系点在玉溪市红塔区溪泽华庭小区搭桥建路,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履职实践得到了充分体现,实现了小事快速解决、大事共同协商,将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职业属性给了我看到社会更多层面、接触更多场景的机会,让我时时刻刻带着问题去思考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民生问题。”“康养+”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李亚捷说,通过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组织医疗卫生界别委员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等措施,委员工作室突破区域限制,让社区居民不再因为“小问题”进“大医院”,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惠民,“康养+”玉事协商委员工作室也正朝着为民服务“零时差、零距离”的目标迈进。

通过委员工作室,市政协委员将履职重心前移,旗帜鲜明地亮出委员身份、成为责任主体,阵地意识进一步增强,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发。今年以来,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全年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8篇,举办各类协商活动84次,为群众解决难题70余个,办实事好事100多件。各委员工作室更加突出带动作用,主动强化联动履职,发挥好统战功能,固定联系市县两级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人士,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互动沟通,各委员工作室的整体实力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市政协将继续立足委员职业专长和界别优势,深化“玉事协商”品牌打造,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更好地把委员这个“点”、界别这条“线”、政协这个“面”、全社会这个“体”串联起来,推动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人居环境治理的堵点,让委员工作室成为群众身边的服务平台、宣传平台、联谊平台。

(市政协委员服务中心 文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