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市政协编纂了第二十四辑文史资料《玉溪非遗》。为确保书稿质量,11月29日,市政协召开第二十四辑文史资料《玉溪非遗》审稿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沐华斌主持会议并讲话,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副主任、委员,以及市民族宗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化馆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上,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通报了《玉溪非遗》的编辑背景和征编目的,介绍了征集组稿工作情况。与会人员对《玉溪非遗》的编写方式和编写价值给予了肯定,并就排版设计、内容编写、整体结构、配图调整、文字表述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审改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把传习中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玉溪非遗》力图将知识性、学术性与可读性、欣赏性融为一体,围绕玉溪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俗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内容,面向全市广泛征集文稿、图片和视频资料,通过严格筛选、考证和编辑,收录《玉溪非遗》文稿113篇、图片317幅。本辑文史资料详实记录了玉溪市113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重构玉溪各民族非遗共同历史记忆提供了具象化内容,具有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社会认同和教育传承的价值。
会议强调,《玉溪非遗》的征编工作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从另一个视角推动全社会认识和了解玉溪非遗文化,达到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要与有关单位积极沟通对接,进一步吸纳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认真修改、严格把关,按时按质完成书稿编印。要善始善终,收集整理好征编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完成好书籍编印后续工作。要做好宣传推广,提高知晓率和传阅度,让《玉溪非遗》发挥好宣传文化、凝聚共识的正向引导作用。
(市政协委员服务中心 文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