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正文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玉溪市政协常委会议协商议政发言摘登

http://www.yxzx.gov.cn 2024-10-31
作者:    来源:


玉溪市政协六届十五次常委会议现场

□ 云南政协报记者 张莹莹 实习记者 李焦 特约通讯员 罗绍国 张立 雷锦敏 文/图

编者按:

10月29日,玉溪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听取市政协调研组对《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助力玉溪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送审稿)》的起草情况说明。会上,部分玉溪市政协常委、委员围绕主题“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助力玉溪经济转型升级”协商议政,玉溪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回应,玉溪市政府相关领导作表态发言。本期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玉溪市政协常委、委员建言

玉溪市政协常委徐惠琼:

精准施策建平台 优化环境提信心

玉溪市红塔区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65户,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30%,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迈出坚实一步,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所提升,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玉溪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建议将科技型企业培育认定分解下沉县(市、区),动态完善梯队培育体系,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多种形式建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执行要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谋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管理服务工作,重振企业发展信心,引导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质和量双提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开发、利用各种市场和资源。

加强科技型人才“引育留用”。贯彻落实“‘兴玉英才’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在子女教育、?薪酬待遇、职称申报、居住?条件等方面的问题,?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玉溪市政协常委陈挺:

落实奖补政策 激发创新活力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提升玉溪市科技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初具规模,为调结构、转方式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但对标发达地区,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优惠政策渐显单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为此,建议理顺关系,建立健全科技发展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有人做事”的问题。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宏观引导和扶持作用。

落实奖补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动力。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多种形式建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等,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结合创新、成果转化搭建对接平台,推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市人才库和开放型人才引进、奖励、管理、使用和流动机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到玉创业。

调整招商引资思路,优化营商环境,做细做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服务工作。以全市“一盘棋”发展思路谋划布局培育工作,从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和企业所得税收地方留成返还力度、增加从业人员培训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配套政策,为企业申报减负,激发企业申报积极性。

玉溪市政协常委陈原:

打造研发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

玉溪市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三大主导产业聚集发展,绿色食品、数字经济两个配套产业协调发展,展现出传统产业的新活力与新兴产业的新优势。

在打造新型研发平台、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建议推动“产学研”合作,围绕玉溪市的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加强政策宣传,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继续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指导和服务。

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公平公正的市场监管,消除各种隐形壁垒,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强化多部门协同推进,科技、财政、市场监管、民政、人社等部门加强协同,按照《云南省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适合玉溪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路径,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玉溪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玉溪市政协常委王如欣:

尊重技术人才 推进职称评审

专业技术人员是工业企业生产的基石、发展的原动力。发挥政策优势、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当前,企业职称评审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职称管理人员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大对职称评审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了解职称政策。联合各县(市、区)、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深入企业及时准确地对职称评审工作进行安排,并对评审程序和方法、政策规定、申报条件要求等进行宣传,以便企业职工按时、按质做好职称申报工作。

鼓励企业建立专业技术职称与薪酬挂钩的激励制度。让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享受高薪资待遇,让达不到相应岗位技术水平的人员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研究,从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技术的社会氛围。

鼓励先进,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人才的榜样力量。通过大力宣传获得职称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玉溪市政协委员郭涛:

制定培育策略 营造良好环境

玉溪市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身处IT行业的企业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就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制定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培育策略,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创新支持、市场拓展助力以及融资渠道拓宽4个方面。

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建议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在技术创新支持方面,建议设立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在市场拓展助力方面,建议建立玉溪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和交易平台,实施“玉溪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开拓资助计划”。在融资渠道拓宽方面,建议开发专门信贷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实施以上策略,可以有效激活企业发展和创新的主动性,为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玉溪市政协委员段艳琼:

激发创新热情 提高创新能力

近年来,玉溪市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主线,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探索形成“数据+政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设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能贷、易贷和银行敢贷、愿贷,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闯出了一条新路。

然而,玉溪市目前仍存在贷款获批难、贷款利率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难等问题。建议用好用活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发动本辖区、本行业范围内市场主体尽快入驻“融信服”平台。扎实推动“融信服”平台数字信用、贷款撮合、政策直达三大功能落地见效,让入驻企业充分享受普惠金融数字化红利。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考核力度,充分调动金融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加大政府对企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玉溪市政府领导表态

玉溪市政府党组成员马亚东:

健全培育机制 提升综合实力

树牢创新理念,扛牢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责任。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责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培育和“两壮两新”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健全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机制,提升玉溪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

集聚创新要素,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质量。坚持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扶持政策的落实,积极推动“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摸清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等的资源底数,形成技术需求和研发成果“两张清单”,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构建创新生态,做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多渠道引进人才,针对性培育产业人才,聚集人力资源,吸引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职能部门回应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杨美琼:

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强“一对一”服务

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省级培育库确定入库名单后,玉溪市尽快启动市级培育库入库评审工作,为后备培育企业争取资金扶持;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技术经纪人和专业服务机构,支持技术经纪人(机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方面,玉溪市通过政策激励和措施倒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主营业务收入超1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对研发投入重点企业逐一入户服务,抓牢研发经费投入和统计上报工作。

在支持企业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方面,玉溪市加强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动态管理,推荐有条件的平台积极申报省级认定。

在支持企业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玉溪市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对接,为玉溪市的企业与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搭建合作通道;依托腾冲科学家论坛等,推动科技成果和科技型企业到玉溪落地转化;抓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玉溪市财政局副局长艾艳存:

集中有限财力 强化资金统筹

玉溪市财政局将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确保完成2024年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的目标。

督促各县(市、区)切实扛起支付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梳理、清查核实未支付资金,在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全力做好拖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资金化解工作。

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执行和绩效运行“双监控”,提升财政高新技术产业扶持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能。

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发改、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深入分析企业需求,研究扶持企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绩效评估,整合政策资源,创新扶持政策,集中有限财力,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助力玉溪经济转型升级。

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子连:

强化人才选拔 助力产才融合

近年来,玉溪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市共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市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36个。截至2022年底,玉溪人才资源总量36.13万人,5年间增幅达51.42%。

玉溪市还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子女教育等“一站式”服务。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兴玉英才”支持计划,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和奖补政策,把打通机制体制壁垒作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及重大项目,聚焦“产业链”构筑“人才链”,培养引进一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完善人才服务和专家联系制度,建立以“兴玉英才卡”为载体的全方位人才服务综合保障体系。以更灵活的政策、更大的投入、更好的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增强玉溪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为服务保障玉溪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赵琦:

强化服务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工作中,主要涉及完善登记服务及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持续深化全程电子化、“一网通办”、“网上注销专区”等登记制度改革,使便民利民措施落地。同时,加大对窗口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登记注册服务。组织涉企知识产权实务培训,引导创新主体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申请专利,构建专利集群筑牢创新成果保护防线。

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组织辖区内商业银行召开政银座谈会,指导银行开展专利、商标质押贷款的备案登记办理流程;梳理全市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有效专利清单,推送到金融监管部门,强化信息共享。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让企业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专注生产经营。

玉溪市税务局局长万建良:

提升辅导精度 促进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多次优化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在鼓励研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国家税务总局在核算要求、办理方式、享受时点及申报上,也较以前进行了大幅优化。目前,玉溪市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15%低税率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多项与开发新技术相关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下一步,玉溪市税务局将聚焦主责主业,认真梳理税收政策落实中的关键节点、关键事项,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会同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对全市研发企业情况进行再次摸底和梳理,采取“一对一”辅导、建立工作台账销号制度等措施,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有效执行。配合科技部门持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推荐工作,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张玉云: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分行围绕玉溪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场主体融资的难点堵点问题,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与工信、农业、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对接协作,定期通报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情况。增强金融机构对市场主体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和精准性,将货币政策低成本资金传导至实体经济,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大力推进动产融资和权利担保统一公示系统应用,提升企业动产担保融资便利度;加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运用,进一步推动核心企业、财政部门与平台三方对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落实落细金融让利清单,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结合自身资金成本、业务成本、风险成本和客户综合贡献水平,优化定价模型,巩固企业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推动落实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等政策要求,合理减少收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