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增强乡村儿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普通话、讲好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3日至19日,市政协少数民族界别组联合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玉溪市阳光076志愿者协会,以“语润乡村促振兴 红绿融合共发展”为主题,到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打通普通话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山区的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理念深入人心,为语言文字的传播及进一步深入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普进山区,绽放文明花。在推普课堂开始之前,开展普通话大闯关游戏,让同学们在一问一答中加深对普通话的熟悉程度,鼓励大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在欢声笑语中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增强同学们对普通话学习以及语言知识的兴趣。活动中,以“红色+经典诵读”形式引导同学们学习并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阅读国学经典、朗诵书中经典片段、深入挖掘“红色”背后故事等的亲身体验中了解文化经典的魅力所在。
擦亮奋斗底色,传承奥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今年是又一个奥运年,将奥运精神融入到推普活动中,在趣味运动中给青少年创设更丰富的语言使用场景,并传承“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
润土蕴新生,思政助育人。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语言的表达。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以“理解一个汉字、纠正一个发音、学习一个成语、朗诵一首诗词、书写一页书法、共读一本图书”为主体,将绕口令、儿歌、朗诵、绘画等儿童喜欢的形式融入到语言文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说好标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兴趣和自觉性,加强对普通话内涵的理解,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以一撇一捺描绘未来蓝图,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山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具有浓重地方特色口音的学生提供系统化、多元化的普通话教学,培养青少年“从小说好普通话”的良好语言素养,营造“红色”育人和推普氛围,引导各民族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绽放,让各民族在同心逐梦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市政协少数民族界 马瑜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