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易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一名委员作了《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双推”工作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会后,县政协印发了《关于政协易门县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大会发言工作落实情况的函》,并把此发言议题转为政协提案,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县语委办)、县市场监管局等主要语委成员单位部门联动,探索出易门县深入开展“双推”活动的履职之路。

强化示范引领,规范用语用字。以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着力在规范用语用字示范引领上发力。持续拓展以易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龙泉小学各族师生互嵌式学习生活校园、摩所各族群众互嵌式融居村庄为依托和示范,在摩所村示范点建成图书室、设置宣传栏、开展多场次政策法规宣讲和农业产业培训。在龙泉中心小学示范点通过混班混宿、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双推”扎根校园。县融媒体中心多次组织从业人员参加语言文字培训,在新闻采编、节目制作、新媒体发布等环节将规范用语用字纳入“三审三校”“播前三审”“重播重审”重点审核内容,做到了新闻播报、图文推送等零差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场主体名称登记中严格审核,严把用字规范关,2025年以来新设立的1147户经营主体未出现不规范汉字或方言。加大了对食品、店面门牌等广告文字、品名内容的规范性审查,2025年累计开展监管330条次,杜绝了不规范的用语用字。
拓展宣传教育方式,扩大普及覆盖面。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为着力点,拓展和丰富“双推”活动,持续夯实“中国底色”。2025年以来,各学校均组织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诗词讲解大赛等活动。推荐了12人(组)师生上传作品到网络平台参加了云南省第七届“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组织了2025年易门县普通话水平检测工作,1764名学前儿童完成了达标检测。组织了30名教师到玉溪、昆明参加了民族地区普通话培训活动。开展了2025年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工作,上传调查11513户的情况。多部门多渠道融合,通过推广人故事分享、图文解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海报等方式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等内容,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覆盖面。依托易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2025年内,接待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多个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在此进行学习实践,多个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村社区在此开展主题班会、企业团建、业务交流、文体歌会等活动,有2.3万余名本地、外地的各族群众进馆进行观摩学习。易门电视台持续播出《普通话推广公益广告》节目,累计播出191条次,“易门发布”公众号、“易门融媒”抖音号新媒体平台宣传发布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信息10余条。全县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做到100%用普通话与办事群众沟通交流。龙泉公园生态旅游景区(AAAA级)等景区加大了景点标识牌、电子屏等载体配合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力度。
载体融合与活动创新,推动“双推”活动与院坝协商深度融合。紧扣易门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这个重点工作,将“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嵌入院坝协商。2025年,共开展“双推”活动与院坝协商融合活动6场次,组织以“普通话+”畜牧产业、卫生健康、移风易俗、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等内容的技能培训、普法宣讲活动,在协商议事活动中提升群众产业发展、健康防范、法律法规等意识。围绕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等议题开展“同讲一席话”协商活动6场次,解决问题11个。比如,在绿汁镇开展了深化“双推”共识,画好绿汁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院坝协商,协商推动辖区公职人员100%使用普通话,300余名干部、经商业主、各族群众在《绿汁镇推广普通话 推行使用规范汉字承诺书》上签名,确定了一名政协委员为《铜韵绿汁 凤凰涅槃》解说词讲解员,为进入集镇人员1000余人讲解了易门铜矿各民族矿工团结奋斗工业精神的故事,助推“绿汁有约·时光不锈”绿汁镇2025年凤凰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三交”促文旅产业发展。
(易门县政协 马尊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