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生代侨眷与家乡的联系以及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鼓励他们回乡创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推动元江县的各个产业持续性发展。”这是政协元江县委员会第十届委员刘国忠持续奋斗的目标。

刘国忠出生于1980年,母亲是越南归国华侨,与其父亲相识于甘庄华侨农场,他出生就与“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作为政协委员,他始终把履职为民的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想群众所想,谋群众所盼。一直以来,他不断广泛走访侨界群众,培育挖掘侨界各行各业典型先进代表人物,收集海内外侨资源,走访调研侨属企业(个体工商户),鼓励侨界青年及海外侨胞回乡创业,共同为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现今元江芒果产业的发展就有一份刘国忠及他身边侨界有为青年的助力。
芒果这一水果依托元江县的干热河谷气候,品质十分优良,在元江的水果产业中稳坐“霸主”地位。起初,元江县种植的只有本地芒果,个头小、果肉少、果核大。华侨农场成立后,归侨把东南亚地区优良品种引入元江,芒果才在元江县大规模种植。

而后,刘国忠与众多侨界人士携手,为元江芒果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越南归侨梁定花自己组建一支农业技术服务团队,主动引导农户改良芒果品种,免费教授嫁接技术。越南侨眷张星龙,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改善芒果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模式,并与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芒果品种的改良和培育等研究,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
刘国忠所属的政协三胞眷属界别,本着“以侨为桥、为侨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帮助侨属合作社“元江县勤农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不断探索“侨+合作社”为侨服务新模式,以“老虎箐”品牌为抓手,打造“一村一品”芒果品牌,完善生产、销售、加工完整产业链,积极运用辖区物流园优势,构建乡村电商生态体系,拓宽果农的销售渠道,保障稳定收购价,为群众吃下定心丸。
元江芒果产业的发展,从种植到改良,从管理到销售,都离不开“侨”的力量,而联合广大侨胞一起助推元江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是刘国忠作为政协委员履职的初心。他在政协委员和归侨后裔两重身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以“侨”搭“桥”,以“桥”连心,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元江发展注入“侨”力。
(元江县政协 杨昕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