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职责与使命。金融对于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决定着资金和资源的流向能否注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当中来,同样也决定着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9月29日,新平县政协古城街道委员活动组秉承集思广益、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原则,召开“社银合作,点燃集体经济发展‘金融引擎’”协商议事会。县政协相关领导、部分政协委员、协商议事会成员、古城街道党委政府负责人、金融企业代表、社区书记、群众代表等2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金融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赋能增效”这一议题,就如何提供企业金融服务、如何开展项目建设合作、如何发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提供民生金融服务四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企业融资难,金融部门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达到‘双赢’目的,找准切入点,夯实民生企业金融保障。”企业代表发言道。
群众代表说:“面对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缺口大现状,金融部门应提供更多信贷产品,并加大社区企业财务人员金融知识培训力度,创造良好支付环境,减少人力成本。”
金融企业代表表示,针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贷款难”“难贷款”“担保难”等问题,今后会通过加强“银政”对接、深化“银担”合作、优化流程等方式,发挥自身专业、人脉、资源优势,主动帮助解决村集体在产业发展、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加强金融部门与社区的互联互动,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特点创新开发金融工具,为古城街道各社区辖区内的村办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等多样化的信贷支持,根据村办企业实际情况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和灵活的贷款期限。二是构建项目合作机制。扩大村级集体经济金融服务范围,持续改善村级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环境,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包括项目贷款、债券发行等金融服务。三是激活农业领域活力。不断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聚焦主导产业,构建“金融+产业集群”服务模式,共同探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四是夯实民生金融保障。在各社区、村庄设立金融服务点,合作推广社保卡、医保卡等金融社保卡的应用,实现社会保障与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
会后,古城街道锦秀、古城、纳溪、昌源、他拉社区分别与新平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新平县支行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金融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新平县政协古城街道委员活动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