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江川区政协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干部群众等方式对全区殡葬改革情况进行了视察,所报送的《殡葬改革情况视察报告》得到了区长李金批示办理。区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高度重视,与殡葬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相结合,一体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实现现有民营殡仪馆向政府运营主导为目标,制定印发《玉溪市江川区殡仪馆收回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机构人员保障,整体工作预计在11月底完成。二是结合全区“十五五”规划编制,以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为重点,编制完善《玉溪市江川区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25—2035年)》,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做好衔接,保障基本殡葬服务设施用地需求。整体工作预计在12月底完成。三是严格加强殡葬服务市场治理。持续推动“减项降费优服务”,促使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取消不合理服务项目10项,降低收费项目6项。殡仪馆运营方落实进销差率不超过25%的规定,主要殡葬用品价格降幅明显,单品最高降幅达66.3%。健全完善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机制,从10月31日开始,在江川区政府网站上对全区所有农村公益性公墓收费以及殡仪馆、殡葬用品、经营性公墓收费全部进行网络集中公开公示,严格接受社会监督。改进火化费收费方式,由群众向专用账户交费,直接进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四是扩容增量,积极推广节地生态葬式葬法。争取资金120万元,用于农村公益性公墓扩增墓穴和道路维护。计划扩容2602个,目前已完成1122个,努力补齐殡葬设施容量不足短板,保障群众“逝有所安”。制定下发资金补助奖励文件,凡符合节地生态安葬条件的奖励标准提高至1500元。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比如在现有规划范围内“依山就势、不推山砍树、不破坏生态环境”,积极探索林下生态葬,实行林地复合利用。五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殡葬文明新风尚。江川区委精神文明办印发《江川区文明殡葬礼仪规范》,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对治丧流程、文明祭扫、殡葬从业人员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在基层治理中加强殡葬行为引导干预,整体社会文明风尚焕然一新。六是督促各乡镇(街道)和经营性公墓加强公墓日常管理,做好人员值班值守和服务,及时清理墓穴区祭扫物品和白色垃圾,做好绿化管护和公墓道路路面维护,确保墓区文明、肃穆、整洁、有序。七是结合当前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优势,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比排场不如比家风”,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下一步,江川区政协将持续跟踪殡葬改革推进情况,不断强化殡葬服务管理,推动殡葬改革行稳致远,可持续发展。
(江川区政协 龚有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