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江川主城区宁海街道景新路17号“小黄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玻璃垃圾回收站)噪音、粉尘污染扰民问题,江川区政协积极建言推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多部门快速响应、联合整治,困扰周边居民的“声尘之扰”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双重污染,居民生活不堪其扰。此前,江川区政协收到群众强烈反映,位于居民区旁的回收站存在严重扰民现象。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深入调研了解到:该站点噪音问题突出,尤其在清晨6点前和夜间10点后非正常时段,货车装卸撞击声等噪音穿透力强,严重影响居民休息;粉尘污染严重,在分拣、装卸废纸板、塑料等过程中缺乏有效降尘措施,大量粉尘飘散至周边小区,导致居民家中积尘、不敢开窗。持续的噪音与粉尘形成叠加效应,居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
政协建言,精准把脉开良方。面对这一民生痛点,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于7月10日向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交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五条针对性建议:一是立即现场核查并责令整改;二是严格限定作业时间,禁止在每天22:00至次日6:00及午休时段进行高噪声作业,要求加装隔音设备;三是强制落实湿法除尘等粉尘防控措施;四是加强日常监管与处罚力度;五是长远评估站点搬迁至远离居民区的可行性。
部门联动,迅速整治见实效。区政协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和快速响应。7月15日,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联合市生态环境局江川分局、区工业商贸和信息化局、宁海街道办事处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当日,四部门即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现场核查。
经查,该回收站主要从事废纸板、塑料、废铁及废玻璃瓶回收。联合检查组确认主要噪声源为装卸碰撞、人工分拣及车辆运行,扬尘源于物品表面粉尘在搬运中飘散。针对核查情况和政协建议,检查组现场向企业下达《关于严格控制污染扰民的告知书》,明确三项整改要求:一是严控作业时间,禁止在夜间22:00至次日晨6:00以及午休时间(12:00至14:00)进行高噪声作业。二是落实降噪措施,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装卸碰撞等产生的噪声。三是强化扬尘管控,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实施全覆盖,在易扬尘作业环节采取喷淋抑尘、定期洒水等措施,保持场地及周边道路清洁。
长效监管,巩固成果防反弹。为确保整治效果持久,四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重点核查作业时间合规性、降噪及抑尘措施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到位或反弹的行为,将依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相关部门将着手调研废旧物品回收行业,完善管理制度,引导企业标准化改造,从源头上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目前,相关整改工作正在企业落实中。周边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快速行动表示认可,期待一个真正“清静清洁”的生活环境早日回归。江川区政协将持续关注问题整改实效,监督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江川区政协 王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