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川区安化彝族乡光山村立足资源优势,聚焦“农文旅融合、产村融合”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发展多肉花卉种植产业,不断探索实践“1+1+1+N”联农带农发展模式,有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增收”,但是光山村环卫设施匮乏、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佳。7月3日,江川区政协在前期走访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区直相关部门、安化乡人居办、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区政协委员等共25人齐聚光山村委会,召开了以“院坝协商聚众力 人居环境大提升”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协商助力光山村人居环境改善。区政协副主席李竹贵主持会议。

会上,安化彝族乡党委副书记张新源、光山村监委会主任普清华分别汇报了光山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长效机制等内容积极协商,并对《光山村美丽家园公约》发表了意见建议。区农业农村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依次作出回应与指导,并表示,将积极支持好、指导好光山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推光山村人居环境整治出实效。
通过面对面交流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一是认识再提高。光山村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长期抓,凝聚环境整治新共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实效。二是责任再压实。村组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干群齐心一起干”,进一步构建“乡镇统筹、村组落实、群众参与”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干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同时要全面加强保洁员管理,确保保洁员履职尽责。三是宣传再动员。继续通过入户宣传、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群众会、“大喇叭”等方式,广泛宣传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以强化农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四是措施再细化。原则上同意《光山村美丽家园公约》,会后结合参会人员的意见建议,对《公约》内容进行细化,确保制度切合实际,能够执行到位。五是力度再加强。针对当前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村、组干部要集中攻坚,深入开展以“三清四治二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彻底破除“整治易、保持难”的顽瘴痼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质效。
(江川区政协安化乡委员活动组 代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