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政协 >> 江川区 > 正文

“院坝协商”助推新房子村“增绿添色”

http://www.yxzx.gov.cn 2024-07-10
作者:    来源:

窑房新房子村地处江川区雄关乡半山腰,四面环山,全村零散分布着60户人家,近年来,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种上了绿植花草,走进新房子村宛如走进了一座花园。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三房”拆除后空地越来越多,村民对利用好空地优化村内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区政协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于7月3日召集相关人员齐聚新房子村实地查看村庄现状、听取村组干部介绍“三房”拆除后土地利用情况后,在法治园小广场围桌而坐,围绕“盘活利用闲置空地进行村庄绿化美化”开展“院坝协商”议事活动。部分区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乡村组干部、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新房子村包村单位区司法局等部门人员共计21人参加协商会议。

“我们村的村民大多都爱护环境,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花草也栽得好,‘三房’拆除后,空地多了,为了有效利用,小组上打算先进行规划,这样美化绿化效果才出得来。”新房子村组长赵三恩第一个发言。

区政协委员、荣程猕猴桃种植有限公司经理苟玉琼支持先规划再实施,表示在实施过程中如需猕猴桃种苗会无偿提供。

窑房村副主任施润说:“‘三房’拆除时已和群众签过拆除协议,规划安置面积在符合土地政策的情况下,允许建成住房、生产用房,这个在规划时要适当考虑。另外,要引导群众改善房前屋后卫生,打造庭院景观。”

窑房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满平、委员刘江浩、王振阳表示美化绿化改造是符合群众期盼的好事,绿植要有专人管护,并鼓励村民参与,对一些恶意破坏的可采取惩罚措施。

总支委员赵兰说:“村内环境卫生干净,建议规划时,统一配置垃圾桶。”

区政协委员、区司法局党组书记杨军奎提出要结合村庄实际、因地制宜,妥善管理拆除地块,长远考虑风景线打造等建议。

乡干部结合本村实际与相关政策提出腾退空间、做好排查、统筹规划的意见建议。

支部书记赵双留表态到:“小组干部有信心做好绿美工作,新房子作为提升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开支较大,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有培育树苗的经验,会为村庄绿化建设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与会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委员热烈讨论,对村庄美化绿化充满向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对会上提出的相关问题作政策说明,提出指导性建议。

通过协商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对村庄闲置地块“增绿添色”是众望所盼。新房子村闲置地块影响村庄面貌,长久闲置易堆积垃圾成为卫生死角,对地块“增绿添色”可以有效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二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增绿添色”常态化开展。要形成乡党委政府牵头抓总,包村领导、包村干部统筹协调、村委会落地落实的乡村绿化工作组织体系,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增绿添色”深入民心。乡、村两级要大力宣传绿美乡村建设的意义,组织各村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把乡村绿化道理讲透、政策讲清,不断提高村民的绿化、美化意识,让村民支持、拥护并主动参与到绿美乡村建设工作中来。四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以绿化美化旧烤房地块为示范,带动村民自觉对自家房前屋后、庭院内的绿地进行精心管护,人人尽职尽责。带动村民牢固树立“三分种、七分管”原则,将乡村绿化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持续巩固绿化成效,形成共建共管共护共享的长效管护机制。

江川区政协 汪润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