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政协 >> 红塔区 > 正文

“红塔印象”书写委员履职新篇章
——红塔区政协纳恒雷委员工作室履职小记

http://www.yxzx.gov.cn 2025-08-27
作者:    来源:

在玉溪青花街的烟火深处,坐落着一家以经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的商贸企业——“红塔印象”,它也是红塔区政协纳恒雷委员工作室。

纳恒雷委员依托玉溪青花街的IP流量,让委员工作室把政协履职与地方宣传、跨界交流深度融合,让“红塔印象”成为串联起委员责任、地方特色与八方友谊的纽带,走出了一条接地气、有活力的委员工作室建设之路。

一、“红塔印象”为基,打造政协履职“实景平台”

“红塔印象”的名字,自带红塔区的地域基因与文化符号——店内陈列的地方文化藏品、特色茶叶制品、民族手工艺品,无不诉说着红塔区的产业故事与人文底蕴。纳恒雷委员工作室便扎根于此,让履职场景与地方特色自然交融。

作为民族宗教界别委员,纳恒雷以商铺为据点,常态化联系本地各族群众、各界委员,倾听他们对产业发展、民生期盼和文化传承的诉求,将“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反馈给党委、政府;又借助商铺的开放性,让履职过程更具“烟火气”——委员接待、政策宣讲、界别协商等活动常在这里开展,外地游客进店选购时便能参与交流,让政协履职从“会议室”延伸到“市井间”。

二、“两片叶子”为媒,架起地方特色“宣传桥梁”

纳恒雷委员工作室依托“红塔印象”这一空间,特别设置“两片叶子”文化角,通过泛黄的原生态烟叶、玉溪文旅资料的陈列,展示了红塔烟草从起步到壮大的发展历程。工作室内还陈列着滇红、普洱等云南特色茶品,这些茶香袅袅的展品,既丰富了商铺的地域特色内涵,也为交流增添了温润的文化底色。

来访的政协委员们围坐闲谈时,一杯滇红的醇厚、一壶普洱的绵长,常常成为话题的自然延伸——茶叶、烟叶“两片叶子”的故事聊起,从种植、制作工艺,到产业的发展脉络,再到玉溪与周边地区的特色物产联动,不仅让交流氛围更显轻松惬意,更成为展示云南多元特色产业的又一窗口,让外地同行直观感受到这一老牌支柱产业在玉溪经济版图中的深厚根基与重要分量,也能触摸到玉溪乃至云南特色农业的鲜活脉动,进一步丰富了对“红塔印象”乃至玉溪产业生态的立体认知。

走进“红塔印象”便如同打开了玉溪的“百科全书”,委员和游客在看展品、听介绍中直观感受地方发展活力。许多人离开后还主动转发玉溪特色产品的故事,成了“玉溪名片”的义务宣传员。

三、工作室聚友,构建跨界交流“联谊枢纽”

“红塔印象”的开放属性,让工作室成为连接四海宾朋的“会客厅”。近年来,这里已成为省内外政协委员考察学习的“必到点”——从周边州市到跨省兄弟政协,来访的同行们总会在“红塔印象”驻足,与工作室主理人围坐品茶、畅谈交流。聊产业,便从烟草种植讲到产业链升级;谈文旅,就着民族刺绣说非遗传承;论商贸,结合特色农产品外销案例讲合作可能。轻松的氛围里,不仅加深了政协同行间的友谊,更碰撞出合作火花——许多外地政协委员热情将玉溪的特色产品带回家;许多外来游客通过红塔印象了解玉溪文旅旅游线路,让“红塔印象”从“展示窗”变成了“信息对接站”。

工作室还是“足球之家”,主动承担起玉昆主场的义务宣传职责,店内摆放球队周边、赛事海报等物料,为外地球迷介绍玉昆球队的赛事动态、发展故事,邀请大家走进赛场为球队加油。这份对本土球队的关注与推广,让委员工作室不仅有产业的厚重、文化的温润,更添了一份体育竞技的活力,成为凝聚本土情感、展现城市多元魅力的又一窗口。

如今,青花街纳恒雷委员工作室早已超越了传统履职平台的范畴,它让群众在“逛店”中感受政协温度,也让外地同行在“参观”中读懂红塔魅力,更在一次次交流中为地方发展汇聚起同心同向的力量,成为新时代政协委员工作室扎根基层、服务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塔区政协 张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