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政协 >> 红塔区 > 正文

凝聚界别力量 彰显政协担当
——红塔区政协以“六有”为抓手,扎实开展界别工作

http://www.yxzx.gov.cn 2025-04-29
作者:    来源:

近年来,红塔区政协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要求,以“六有”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界别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一是以理论武装为引领,让界别委员知情明政有渠道。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通过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带头学习、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委员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界别委员活动、委员读书分享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委员读书贯穿于界别各项活动中,各委室牵头组织界别委员既学党的创新理论,也学政协履职要求,既学国家大政方针,也学市、区党政要求;既学相关政策法规,也学行业规范和前沿知识。根据界别需求,向委员赠阅737册书目,建立微信读书群20个,开展读书分享活动110余次。

二是持续完善制度机制,让委员为界别群众发声有通道。建立了委室联系界别,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分管委室联系的界别和单位的工作机制和界别召集人制度,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每个委室联系1—3个界别,组织界别委员撰写提案、提交社情民意、开展调研视察等。突出界别重要地位,六届一次会议以来,共安排15名界别委员在全会期间进行了大会发言。在全会期间组织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协商会,政府领导班子和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界别意见建议,聚焦本界别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促进党政科学决策。

三是统筹委员行动,让界别作用发挥有着力点。制定《“我为红塔建新功”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组织委员积极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工作。向市、区政协委员发出招商引资和乡村振兴行动倡议书300余份,农业界为山区群众开展乡村振兴产业提档升级专题培训。中共界、民族宗教界深入把者岱小学等民族地区开展“同听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讲一席话”活动,为北城街道刺桐关社区石狗头清真寺经文学校捐赠高中语文、思想政治、历史3个科目的国家统编教材680册。向玉兴街道城区清真寺管委会捐赠图书150册。医药卫生界、生态环境科技界到村(社区)开展法律、医疗服务宣传,服务群众560人。工商联界、经济界委员争当招商引资宣传员、联络员,直接招引项目3个,落地3个。通过委员行动辐射带动各界别政协委员充分展现责任担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仅今年以来,工商联界委员所在的活发集团、小马国炬等委员企业就向北城大营社区捐款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搭建“红塔月话”协商平台,让界别与政府协商有结合点。倾力打造“红塔月话”协商议事品牌建设,在医药卫生界委员推动下,红塔区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挂牌成立,在工商联界、经济界委员建议推动下,区现代物流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顺利搬入红塔产业园区、出台《红塔区预拌砂浆管理办法》等,33项议定事项得到推进落实,“红塔月话”助企纾困的履职路径得到《人民政协报》报道。10项议定事项被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立项督查。

五是依托委员工作室,让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有阵地。按照“六有”标准打造7个界别委员工作室、6个个人委员工作室以及招商引资、“眼健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个特色委员工作室,汇同乡(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书香政协”活动室,构建起多元的协商议事阵地并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逾百次。人民团体界在玉带街道彩虹社区溪泽华庭小区成立首个政协委员联系点,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路径作为2025年度全省党校课题进行立项。结合委员工作室建设,区政协领导班子带头联动机关委室走访部门及企业896个(次)、委员911人(次)。

六是提升建言资政质效,让委员以界别参政议政有成就感。以委室牵头,每个界别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委员视察活动,每年选取2个界别视察课题作为界别协商内容纳入《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成立红塔区政协协商议政专家智库,坚持不调研不协商,结合界别特色,围绕工业倍增、城市建设、文旅消费复苏等开展界别视察72次,参与委员705人次,参与部门242个,提出意见建议357条。组织界别委员开展林长制、河长制工作专项督查,参加区委、区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的巡查、行风测评、执法检查、教育部门阳光分班等活动53场195人次。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

(红塔区政协 李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