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凹村是红塔区北城街道梅园社区的一个山区自然村,全村共有81户、262人,原有48幢民房,由于晋红高速建设、建房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有民房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房屋,属C、D级危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大凹村民房建设项目,是当地老百姓多年来的期盼诉求,也是区委、区政府始终牵挂的民生大事。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齐民生短板,在区委、区政府组织领导下,区级相关部门及街道、社区、小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目前大凹村民房建设项目已完成周转安置房建设、老旧危房拆除、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并于2024年6月14日破土动工、正式启动了大凹民房建设。但村内供排水、污水处理、强弱电、道路硬化、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以及党群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仍无项目和资金支撑。
为补齐大凹村民房建设短板,打造宜居宜业乡村振兴建设的大凹样板,在前期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近日,区政协民宗法制委、北城街道委员工作组,部分相关部门及北城街道、梅园社区相关负责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部分政协委员共计30余人,在北城街道梅园社区大凹村召开了“关注民生需求、汇聚各方力量,助推梅园社区大凹村民房建设”院坝协商议事会,共商大凹村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区政协副主席马旭参加协商。
协商会前,参会人员到施工现场调研走访,了解大凹村民房建设推进情况,了解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会上,北城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组负责人介绍了调研情况;与会人员围绕议题进行讨论协商,区级参会部门负责人围绕群众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政策解读和现场解答,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经过广泛深入讨论协商,形成三个方面意见:一是强化责任,高位推动。落实街道、社区及小组三级包保制度,按照“一人一户”的要求,切实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应拆尽拆、应建尽建的工作目标,推动农户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推进民房建设。二是强化支撑,破解难题。要尽快出台《红塔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划定“两线三区一点”对农村宅基地及民房建设进行分区域管理,破解民房建设难题。各部门要加强政策资金扶持,配套完善水、电、路、党群活动中心、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补齐各类设施短板。三是汇集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整合涉农优质资源,推进党建引领、做优产业发展、谋划业态融合、强化基层治理,持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会议强调,达成共识只是开始,如何落实才是关键,区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整合盘活各部门资源政策,推动资金、项目下沉落地,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民房建设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大凹村人居环境。北城街道、梅园社区及村组干部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群众转变思想,形成新思想新风貌,持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加快产业发展,提升村庄“颜值”、助推大凹村乡村振兴。区政协将继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搭建协商平台,持续关注跟进,促成本次协商成果落地落实见效,补齐民生短板,助力群众共圆“安居梦”。
(红塔区政协 张学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