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为尽力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红塔区政协积极作为,引导区政协委员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车位有效供给、智慧服务等交通方面的“小切口”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有效推动城市交通提质提速。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功能。交通条件一直是制约小石桥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瓶颈,小黄塘路作为进入小石桥的主要通道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道路没有硬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严重影响小石桥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经过前期调研,小石桥乡政协工作组提出了《关于继续推进科教创新城—江川烂泥箐—红塔区小黄塘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协重点持续跟踪督办,组织政协委员、承办单位与提案者围绕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提案办理调研视察,紧盯提案办理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通过多方协调努力,小黄塘路预计将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不仅有效缩短了中心城区到小石桥乡的距离,也方便了与江川区安化乡等周边地区的交往交流。
汇溪二号桥作为玉溪大河下段黑臭水体治理及海绵工程桥梁工程子项目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大桥多年未建成通车,影响了中心城区至大营街街道、洛河乡的交通通行。经充分调研,大营街街道政协工作组提出《关于加快大营街片区道路桥梁修缮工程的建议》,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日前大桥已完工通车。
聚焦规范管理服务,提升通行效能。针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设置不合理、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区政协委员杨锋、陈锦冀提出《关于对玉溪市中心城区交通信号灯通行、禁止通行控制时间科学管理的建议》,经有关部门深入调研核实,目前已根据不同路段、不同时期、不同交通流向人车流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对通行或禁止通行的控制时间长短,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通行效能。对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安全管理尚缺乏长效机制的问题,李泽言委员提出《关于加强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建议建立长效整治执法机制,探索举报奖励机制及途径,出台行人交通文明信用管理机制,将行人交通违章违法行为纳入其个人征信系统,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交警部门通过定期不定期联合城管、街道、社区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的措施,加大停车秩序管理力度,有效保障居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聚焦增加有效供给,实现有位有序。随着车辆保有量日益增多,违法停车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此,王玮、谭晓明委员建议盘活城市居住小区、公共区域资源,增加车位供应,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交通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区住建局认真采纳,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在对小区空间进行摸底调查,广泛征求住户意见的基础上,为有条件的小区合理设置停车位4942个,老旧小区住户停车难得到有效改善。交警部门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对凤凰街道、玉带街道、玉兴街道、高仓街道、李棋街道、北城街道及高新区等62条道路施划停车位8493个,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题得到了一定缓解。
聚焦实施智慧服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马云龙委员提出《对停车泊位、停车场实行智慧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道路停车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在相关部门重视和推动下实现了成果转化。目前,凤凰街道、玉带街道、玉兴街道、李棋片区、高仓片区共投入地磁设备3861个、高位视频设备2套、低位视频设备90个、智能道闸设备7套及智能巡检车3辆;高新区投入高位视频摄像头393台;收费管理的停车泊位实现智慧化设备覆盖率达99.83%。谢洪武、蔡亚东、张翠萍委员提交的《关于农村交通标识标牌的建议》得到重视。区交通运输局与交警部门共同联动,在北前路、玉洛路等路段安装交通标识标牌,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高公路行车和出行的安全系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红塔区政协 马瑜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