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政协 >> 华宁县 > 正文

院坝协商让红色遗址“活”起来

http://www.yxzx.gov.cn 2025-08-11
作者:    来源:

“院坝协商”是政协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重要载体,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县政协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紧紧围绕基层治理的难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等问题通过“小切口”,不断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民生”,开启乡风文明新气象。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是云南省38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留存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遗址。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地助力通红甸乡革命遗址保护、开发与利用,推动革命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红色旅游融合发展,8月8日,华宁县政协在通红甸乡山羊母村委会新发寨小组围绕“新西区人民政府旧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

红色革命遗址是承载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不仅关乎历史留存,更涉及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延续。“院坝协商”作为基层群众自治中的民主议事形式,以其贴近群众、灵活高效的特点,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提供了接地气、能落地的治理路径。

1

本次院坝协商会议通过“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精准对接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中的痛点,实现共识、共建、共享。一是凝聚保护共识,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红色遗址保护的前提是群众认同其价值。院坝协商通过“讲历史、摆意义”,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二是协调利益冲突,在多元诉求中找“最大公约数”。院坝协商为平衡诉求提供了平台,让红色遗址保护涉及到的产权方、政府、村民等多方利益能有效沟通;三是推动落地执行,让保护措施“有人管、能持久”。院坝协商的核心是“议而有决、决而有行”。针对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如日常维护、安全巡查、资金管理),协商会明确了责任主体与执行机制。

本次会议由县政协副主席常绍伟主持,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县政协通红甸乡委员活动组全体委员,通红甸乡分管领导、相关站所负责人,山羊母村委会干部、新发寨小组组长、群众代表参加了本次协商议事会。

(华宁县政协通红甸乡委员工作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