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甸中镇觅池冲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滇中地委所在地之一。觅池冲村作为滇中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基因,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玉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溪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近年来,峨山县政协甸中镇委员活动组创新思路,发挥特色优势,将“双推”协商活动深度融入觅池冲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与运行全过程,探索出一条“双推”工作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语言规范与精神传承互促共进的新路径,力促红色伟力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磅礴动能。

活动组联合镇党建办、宣传文化中心等部门及小河村委会、觅池冲小组,聚焦觅池冲红色教育基地展陈内容的历史准确性和文字规范性,开展“双推”协商活动,逐字逐句审阅展厅内所有展板文字、历史事件描述、人物生平介绍及宣讲词稿;对标历史文献,严格把关用字规范、标点精准、排版美观、表述严谨;使觅池冲红色教育基地历史细节经得起推敲,从形式上强化了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崇敬之情,确保了参观者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实现了场所规范、宣讲精准、内涵深化,让红色基因在规范、准确、生动的传承中焕发永恒光芒,持续擦亮“红色甸中”的金色名片。
活动组将“双推”深度嵌入宣讲员培养体系,挖掘和培养以本地优秀青年为主的红色宣讲员队伍,组织宣讲队伍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滇中革命历史、觅池冲红色文化、讲解礼仪技巧等,开展宣讲员培训、竞讲、评讲活动,从语言表达能力、讲解礼仪、讲解技巧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宣讲员队伍在形象塑造、语言表达、讲解技巧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如今宣讲员队伍精准运用讲解技巧、语言艺术和真挚的感情,不断提升现场宣讲语言表达清晰度、感染力和规范性,一支懂历史、善表达、作风硬的青年红色宣讲队伍逐渐成形。他(她)们用朴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连接各民族群众的情感纽带,使甸中“红色故事”宣讲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助力甸中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

甸中镇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积极策划组织“七一”、爱国主义实践、党纪学习教育等“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活动,激励全镇上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凝聚起推动甸中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将“双推”理念融入红色教育基地接待活动设计中,使红色教育基地焕发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2023年以来,共接待省市县参观、学习团队162批次、4134人次,让党员干部群众在聆听青年红色宣讲队宣讲、观看《滇中·红色记忆》教育视频、参观展室等实地体验中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不断铭记光辉历史、汲取智慧力量、砥砺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奋斗精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甸中镇将不断深化“双推”协商活动,继续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办好红色展览,更好发挥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和铸魂育人功能,以更丰富的形式、更真挚的情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勇毅前行。
(峨山县政协 李锦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