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政协 >> 峨山县 > 正文

移风易俗除陋习 文明新风润彝乡

http://www.yxzx.gov.cn 2024-07-22
作者:    来源:

“以前办一场丧事,至少要两三天,请几十个人来帮忙,少了3万元办不下来,给村民造成很大的负担。”峨山县塔甸镇亚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开红介绍,原来村民之间存在攀比心理,总觉得都是乡里乡亲的,办得好就显得有面子,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大操大办撑场面。

亚尼村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要聚居民族的山区农业村,户籍人口2121人;近年来,农民收入逐渐增加,村民大操大办各类宴席、厚葬薄养、高价礼金等陈规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自2017年殡葬制度改革开始,亚尼村风气逐步转变。随后,亚尼村委会牵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党员、德高望重的乡贤等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细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流程及标准,并提供公房给村民办事,逐步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场所办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展示、入户发放倡议书等,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逐步转变村民观念,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得到遏制。

村民说道:“刚开始有人不理解,后来都感受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好处,经济负担小,也不会耽误干活,大家就自觉形成风气了。”7月18日,峨山县政协组织在亚尼村委会召开的一场院坝协商会上村民代表纷纷夸赞移风易俗带来的便利。参会人员围绕协商主题分别发言,就完善亚尼村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凝聚思想共识,集思广益共谋推进文明乡风,协商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深入讨论协商,达成了“坚持党员带动、示范引领;加大文明乡风的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的协商共识。

接下来,县政协将注重和跟进此次协商成果转化,以点带面,督促各乡镇(街道)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在平常、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作成效,拓展延伸乡村文明行动覆盖面,努力使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最后,县政协委员向亚尼村群众发放云南省七部门联发的《抵制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弟子规》150份,镇司法所所长李春艳用流利的普通话和朴实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农村易发生的纠纷案例,村民们受益匪浅,思想触动很大。会议以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通过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三个一”活动,有效推动民族地区“双推”协商活动走深走实。

(峨山县政协 巴红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