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2:00、18:00,718套“大喇叭”在峨山县8个乡镇(街道)、78个村委会(社区)、718个村民(居)小组准时响起。喇叭里传出的播音员用普通话播报的各类资讯和信息,成为各族群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普通话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融入各族群众的心里和生产生活当中,为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人人参与、人人会讲”注入了新活力。
2022年以来,峨山县针对县内民族较多的实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用好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发挥应急广播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覆盖面广、传播力强、贴近群众的优势,编排以资讯为主的《时政新闻》、以家乡故事为主的《一曲乡音》、以实用为主的《田园科技》、以彝语播报为主的《彝乡天地》4大版块18个栏目等,以“普通话+广播”“彝语+广播”方式,每天分两个时段常态化开展广播宣传,持续讲好中国好声音,讲好峨山故事、传播峨山声音。
截至目前,累计播出各类资讯和信息8160余条次。“村村寨寨广播响”的应急广播体系成为峨山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双推”重要平台,架起了城乡之间、民族之间“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的空中通道,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社区、进乡村,为基层社会治理、“双推”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峨山县融媒体中心 李春 陈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