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澄江市政协召开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的协商会议。

会议旨在破解发展难题,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会议围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与举措展开,推动其从“无”到“有”,从“有”向“强”跨越。

会前,全体参会人员深入澄江海创服务有限公司、云南碧醍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并听取相关负责人的介绍。

会上,首先听取了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介绍了澄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介绍了各自的实际发展情况。截至2024年底,全市4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20万元(不含2个城市社区),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6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11个,20万元至50万元的村28个。
会议提出,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澄江市部分村集体经济存在发展动能不足、激励机制不畅、要素保障薄弱;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小、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干部能力素质不够,人才支撑不足;部分村甚至存在“空壳化”现象等问题。
会议建议,强化资源整合是基础。需统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山林等沉睡资源,通过规范化流转、规模化经营实现资源增值,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明确应立足各村(社区)区位、生态、文化优势,培育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避免同质化,以产业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完善治理机制是保障。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成员身份确认、收益分配、财务公开等流程,确保决策透明、运营高效,防范集体资产流失。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强化政策与人才支持。需推动财政资金、金融信贷向集体经济倾斜,同时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培训提升本土村干部、社员的发展能力;坚持联农带农是核心目标。明确集体经济发展需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通过分红、就业、保底收购等方式,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切实助力农民增收、乡村稳定。
(澄江市政协 业洪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