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澄江抚仙湖国有林场的人工仿生态干巴菌、白蚁鸡枞铆足劲准备破土而出。“这些菌子预计7月份上市,本地居民将实现菌子自由。”林场负责人对前来走访的纪检干部、政协委员说道。
近年来,为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林地经济效益,澄江市按照“生态优先、适度发展、林农增收”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野生菌产业发展。
澄江市纪委监委+政协民主监督坚持把护航林下菌产业发展作为监督重点,统筹市、镇、村三级监督力量,聚焦菌子种植、惠企政策落实、生产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靠前监督,让“林下菌”变“摇钱菌”。
据澄江市林草局种苗林产推广站站长吴水华介绍,澄江市依托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等资源,建立“国有林场+高校”“国有林场+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已推广食用菌保育促繁、包山养菌发展12户13417.1亩,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提高利用价值,稳定助农增收。
前不久,澄江市纪委监委开展走访时,部分企业反映日常管护难度大、少数村民私自盗采包山菌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纪检干部,澄江市纪委监委与政协迅速成立督导组,到国有林场、村企代表家中详细了解情况,联动镇(街道)纪(工)委、村(社区)开展林下菌种植基地保护政策宣传,并督促村(社区)与企业或承包户签订用地管理责任书,以“承包者+林权所有者”共同监管模式,筑牢林下菌产业发展保护屏障。
为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澄江市纪委监委以“持续跟踪+蹲点调研”的监督方式,推动市农业农村局打通普惠金融融资渠道,首创以农业农村局颁发的首本设施所有权证、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抵质押物,发放助农“科技e贷”约500万元,有效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同心协力促增收,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吴水华介绍“2024年以来,澄江盈盘林业有限公司利用林下空地建成松露、松乳菇、羊肚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1500亩,其中,松露保育促繁800亩、松乳菇200亩,预估年产值60万元以上。羊肚菌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50余亩,每亩产值预计6万元,年产值预计300万元以上。”
从菌子种植到出土售卖,从生产要素保障到政策落实,澄江市纪委监委将持续以精准监督打通制约林下菌产业发展“中梗阻”,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做大事、干成实事,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澄江市政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