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必须经历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临床实践等诸多环节的长期磨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现就本人30多年医疗生涯中参与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作一个回顾。
一、乡医培训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元江县龙潭卫生院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当时,由于农村医疗条件落后,乡村医生(原称赤脚医生)专业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为提高农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县卫生局在防疫站教室举办乡村医生专业复训班,对各乡镇的农村卫生人员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培训。我也因此被借调到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乡村医生复训的相关管理事务和代教工作。
这次复训班培训,采取分期分批的轮训办法,共分两期,每期学员50人,时间为3个月。学员主要来自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室的赤脚医生及部分单位、企业、学校的医务室医生。复训班受课老师,主要从县级各医疗单位抽调,一般是选择具有一定学历、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代教能力的医生来承担教学任务。培训教材以《赤脚医生教材》为主,统一学习,集中授课。培训教学内容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疾病预防、妇幼卫生等为主。
通过3个月的短期专业知识培训,使乡村医生的医疗卫生基础理论知识有了较大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次乡村医生专业复训班的举办,为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和乡村医生专业技术队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这些乡村医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被吸收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有的还成为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
二、职业教育
1982年初,我正式调入县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当时,由于医疗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紧缺问题十分突出。1988年7月,为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网建设、扩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县卫生局在县城开办了第二届职业卫生班(第一届在因远海菜塘举办),我又被调到县卫生局从事卫生班职业教育工作,全面负责卫生班的具体事务管理,并承担相关教学任务。
这届卫生班学制为2年,共有学员50人。学员招生对象是历届或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及少数在职而无专业学历人员。教员主要聘请县级医疗单位中具有较高学历、有一定专业技术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来担任。当时,教员除我以外,还有县人民医院的徐保忠、杨靖萍、杨顺英等医生。卫生班的教学、教材都是统一安排的,作息时间与正规学校相同,实行正规化管理;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都比较规范,教学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用一年半的时间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用半年时间到县人民医院临床见习,以求学以致用,让学员获得真才实学。学员们经过2年的系统学习,学业结束时,全都通过了考试,并取得了《职业高中毕业证书》。这一届卫生班学员结业后,大部分进入县级和乡镇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极大地充实了全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基本缓解了医疗卫生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
(一)专科建设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又从县卫生局调回县人民医院,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县人民医院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当时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专业技术落后和专科人才紧缺等因素,医院发展比较滞后,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我在县人民医院任院长期间,积极为实现医院全面建设和发展作出长远规划,特别是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临床专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方向,并根据医院实际,采取逐年分步实施的办法,全力实施医院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组建和加强专科建设,注重培养专科人才,努力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发挥专科特色,以扩大医院规模、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来体现社会效益。通过几年的努力,医院专科建设有了重大进展,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科人才。
(二)专业培训
为开展医疗新项目、加强医院专科建设,县医院先后选派了一些专科医生到省、市级医院和省外相关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培养医院专科人才。所选派的专科医生及开展的新医疗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
为了开展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项目,派出临床检验科医生李雪到省级医院专门进修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时间期限为1年。她学习结束回来后,医院常规开展了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新项目,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科学依据。
为了开展胆道手术项目,选派外科医生徐保忠到昆明部队总医院胆道外科学习了1年的胆道手术医疗技术。他学期结束回院后,医院外科开展了单纯胆囊摘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等手术,拓展了腹部外科新技术。
为了开展病理检验项目、弥补医院空白,选派内科医生张艳秋到玉溪市人民医院学习病理切片检查技术。同时,医院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了病理切片检查所需的必要设施设备。她学成回来后,医院即开展了病理切片检查项目。
为了扩大医疗服务项目,选派内科护士赵树华到省级医院学习医学美容技术,之后,医院即开展了医学美容业务。
根据本地泌尿系统结石多发病的特点和医疗需求,特派外科医生徐保忠到广东中山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进修深造1年。他学成归来后,医院即开展了肾盂切开取石、输尿管切开取石、前列腺摘除等高难度手术。从此,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走向专业化、专科化医疗发展道路。徐保忠医生是元江县人民医院有史以来到省外进修学习的第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此外,为加强医院专科建设,我还想方设法为医院筹集了300余万元资金,先后购置了CT、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并指定相关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医院进修。由此,大大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条件,带动了医院的整体发展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大型医疗设备的开发应用,为拓展新业务、新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加强医院专科建设、强化专科人才培养的同时,医院还采取与省、市有关医院“技术援助合作”的形式,积极引进新项目、新技术,不断促进医院业务发展。最先开展“技术援助合作”的项目是腹腔镜胆囊摘除微创新技术,与昆明部队总医院肝胆外科合作开展此项业务。合作期间,由元江县人民医院预约病人,昆明部队总医院派专家进行就地教学与手术示范,以临床实践、专家指导、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带教模式开展业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我院医生熟练掌握了腹腔镜胆囊摘除新技术,并能自主开展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做手术100余例。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摘除微创手术业务,在当时的全市县级医院中尚属首家。
(三)继续教育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医院分批选送既有培养前途又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专以下低学历年轻医生到昆明医学院带薪读书,学制三年,学习结束后回单位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既提高了医生的学历,又储备了专业技术人才,使医院专业技术队伍后继有人。
本世纪初,县卫生局协同昆明医学院在本地开办函授医学大专班,学制三年。我们医院全力支持中专学历以下的在职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函授学习,其学习费用全部予以报销;学习结业,学员均取得了云南省成人教育医学函授大专毕业证书。通过三年的函授学习,全院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了普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学历结构得到极大改善。
(四)进修学习
为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医院几乎每年都要选送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学科带头人到省、市级医院进行学习深造。通过学习深造,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新医疗技术,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其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五)学术交流
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医务人员在专业上可以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可以较好地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吸收新知识、新学术为己所用。因此,我在县人民医院任职期间,每当有学术活动时,都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达到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的目的。
(六)科研活动
开展科研活动是医院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项举措,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搞医学科研课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有丰富的阅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研活动能锻炼人的意志,拓宽人的思维,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此,我在医院任职期间,历来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医学科学研究活动,并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课题经费,供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种医学研究活动。上世纪90年代末,我院开展的《新生儿口腔菌落培养与调查》、《县域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筛查》等科研课题曾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通过科研活动,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元江县人民医院原院长 张庆荣,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