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旺,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从1998年到2015年,他率领村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大树村,建成了富裕、文明、卫生、欣欣向荣的新农村。2015年4月,他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1993年,他年仅29岁,是村里的共青团员。经过7年的苦心经营,用仅有的150元资本,打拼成了拥有30万元资产的商店老板。30万元,今天不算什么,可在当时,是个巨大的数字。他成了大树社区妇孺皆知的能人。这年,他接手了大树社区共青团支部的工作。他立足大树社区实情,带领大树社区的共青团员创办了大树社区录像室、理发室。有些人不放心,担心这个年纪轻轻的商店小老板把事情办砸了咋个办?为了给这些人吃颗定心丸,他站出来拍拍胸脯立军令状:“办砸了,亏损由我的小卖部承担。”他成功了。他又用录像室、理发室的收入加上共青团承包清理大树社区沟道的收入建起了养鸡厂,承包给大树社区的养鸡户经营。
1995年,大树社区党总支把他吸收进领导班子,成为大树社区党总支最年轻的支部委员。1998年,大树村人民选他当上了村委会主任。2000年,选举他担任总支书记。
大树社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要让大树人增收确实有些困难。1998年,他被村民选做了大树社区的当家人。责任心极强的他,经过认真的思考,终于找到了一把开启大树人致富之门的金钥匙:那就是倡导大树社区群众规模种植芹菜、蒜苗及白菜等经济作物,发展生态农业、品牌。配套引进18座冷库,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以增加大树人收入。
大树社区位于杞麓湖南岸,农田与湖泊相连,大量种植蔬菜产生的废菜叶不仅不能变废为宝,还对农田及湖泊造成污染。大树社区有人就在田间建一个沤肥池,把废弃的菜叶堆积在沤肥池里发酵成农家肥,既解决了烂菜叶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减少了农田化肥施用量。县环保局发现了这一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创举,便拨出专款补助农户建池加以推广。但是,因为建沤肥池要占用农田,许多农户认为不划算。他和村组干部率先带头示范,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掀起了兴建沤肥池的热潮。至2014年,全村1042户农户建成沤肥池1100口。
建沤肥池的同时,他又积极争取到各级政府400多万元的项目支持,完成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1300亩农田喷灌建成并投入使用;在田间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有效降低了农作物虫害度,从而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据测算,仅化肥一项,平均每亩土地每年节约生产成本就在600元以上。
节约了成本不仅意味着增加了收入,而且充分提升了大树社区蔬菜的品质。大树社区现已成为通海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开始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为了改变大树社区群众生活环境,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大树社区人畜同居的不卫生的生活状况。过去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社区内不仅道路狭窄,脏乱差现象也特别严重:垃圾乱倒、粪土乱堆、道路乱占、柴草杂物乱放,一眼望去都是废弃的菜叶和牲口粪便,让人不堪入目。许多房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每年的雨季来临,总有一两座老房子经不起暴雨的袭击而轰然倒塌。旧村改造势在必行。在统一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社区全体党员的思想后,编制了《大树社区环境规划》和《大树社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实施方案》,着力打造“玉溪生态第一社区”。
然而,纸上的东西一旦变成实际行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便接踵而来。要拓宽道路,村中有四座宗祠、一座寺庙及部分民房就必须拆除,阻力肯定是大的。怎么办?他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先后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通过讲发展、讲变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逐一化解了群众心中的疙瘩。2007年9月,在拆除全村最大家族奎氏宗祠的过程中,他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全体出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成功地将反对者从上百户降到最后1户;2008年10月,为了拆除董家营村小组的寺庙前殿,村两委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举行“全民公决”,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取得成功;在必须拆除的群众住房中,个别群众借故其房屋处于“重要位置”,提出一些“苛刻”条件,他就引导村组干部起好带头作用。三组副组长受到启发,不要任何经济补偿,拆除了3年前投入16.8万元才新建的影响村子整体规划的房屋,为群众带了个好头。他就是这样,不强迫,不命令,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重建中,他了解到有的群众筹集资金困难,便与信用社联系,为建设新房的452户群众协调了2000多万元建房贷款,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同时,协调民政、残联等部门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给予支持、补助。一组钟玉禄家,丈夫胡维良因患绝症病故,丢下她和年迈的公婆及未满周岁的孩子,建盖新房无能为力。他便为钟玉禄到县残联、民政部门协调资金,并到信用社协调担保贷款,帮助她家解决了困难。
截至2014年底,大树社区已定点连片拆除旧房800余户,新建700多户,直接拉动农户投资2亿多元。原先宗祠所在地已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街心花园,那座寺庙则改建成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村民休闲娱乐、陶冶修身的好去处。社区内道路全部硬化拓宽,主干道由原来的4米宽扩展为14米。村内主街道和一组、三组、四组等公共设施及主要路段、背街背巷架起了113盏太阳能供电路灯。老人们乐了:“没想到村里的道路也能安装路灯,让我们像在城里生活一样。”
2008年,社区“两委”提出把大树社区建成“通海卫生第一村”的目标。大树社区与杞麓湖相连,如果平时不及时打扫清运,一下雨,垃圾便会全部冲进杞麓湖。在旧村改造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他不仅多方筹集资金对村内几条道路进行了硬化和绿化,还组织42位村民分片包干,对全村主要道路进行保洁。目前,大树社区已建环保垃圾房14个,生物净化公厕8个,污水处理池3个,引导群众在主要街道、空闲场地和房前屋后植树种花4000余株。他又带领大树人民大力整治入湖河道,投资45万元,种植柳树等5000余株,培育生态湿地20余亩,使湖堤成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生态休闲地。
他积极协调资金,依托新办公楼的建设,规范建设党团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居民休闲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组建社区文艺队,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农民运动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在新建的文化大院里,“善行美德”光荣榜上的75个村民,都是大家层层推荐、评议出来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商户”、“好司机”、“好学生”。文化大院里还悬挂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板58块,内容涉及古代的文明礼仪、“三字经”、“二十四孝”和现代的优秀人物雷锋、袁隆平、焦裕禄、杨善洲等,旨在弘扬“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文化。
大树社区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教育和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整个社区形成了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风气。十多年来,全社区稳步和谐发展,无一例村民到上级上访事件发生。
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竭尽所能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他每向前一步,都受到了党和和人民的密切关注,都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表彰和激励。因为成绩突出,他所领导的大树社区党组织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树社区还被授予省级“生态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旧村改造试点”等称号。近年来,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省政府领导来到大树考察和调研;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等地州市以及玉溪市的各个县,还有越南老街省等地的各乡镇基层党委书记也到大树来交流学习。2010年,大树社区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生态村”。
2001年、2002年、2009年,赵思旺多次被市县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先进个人”;被通海人民评选为“通海好人”。
他工作越干越起劲,大树社区在他的带领下,经济、社会、文化年年翻新。2011年6月,玉溪市委表彰他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2月,云南省卫生厅表彰他为2009-2011年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先进个人”;4月,玉溪市人民政府表彰他为“玉溪市劳动模范”;6月,中共云南省委表彰他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12月,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彰他为“爱国卫生先进个人”;2013年11月,农业部表彰他为“美丽乡村典型人物致富星”;2014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他为“云南省劳动模范”;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他为“全国劳动模范”。(杨世德 ) |